延边二中2010—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必修1第1、2单元基础训练(一)
一、单项选择题(每小题2分,共60分,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内)
1、王位世袭制到代禅让制的主要因素是 ( )
A.“家天下”局面的出现 B.国家机器的完善
C.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.历史人物的决策
2、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( )
A.分封土地 B.分封爵位 C.规定义务 D.规定贡赋
3、西周分封制大致遵循如下规律 ( )
A.周天子→诸侯→士→卿、大夫 B.周天子→卿、大夫→诸侯→士
C.周天子→士→ 诸侯→卿、大夫 D.周天子→诸侯→卿、大夫→士
4、在宗法制下,区分大宗、小宗的主要依据是 ( )
A.权力的大小 B.才识的贤愚 C.身份的贵贱 D.血缘的亲疏
5、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,被周天子分封到鲁国任国君,你 ( )
A.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.可在鲁国领地征派赋役
C.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 D.不能建立自己的武装
6、以下关于赢政定“皇帝”称号的说法,不正确的是 ( )
A.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.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
C.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.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
7、司马迁在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:“法令出一”、“天下之事无大小,皆决于上”。这反映了 ( )
A.皇 权至高无上 B.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.秦律严苛细密 D.丞相大权独揽
8、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,最主要是由于 ( )
A.郡、县官吏必须对上级负责 B.郡、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
C.郡、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.郡、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,官吏不能世袭
9、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,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,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,还得对一些违 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、调查。那么,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( )
A.丞相 B.御史大夫 C.太尉 D.郡守
10、下列关于秦朝中央官制说法正确的是 ( )
A.中央有三个较高官职,九个主要职能部门
B.丞相处理全国政事,太尉负责军事事务,御史大夫地位高于丞相
C.三个官职中,丞相地位较高,但受御史大夫牵制
D. 御史大夫有兵权,太尉不常设
11、我国奴隶社会的“天子”制度与封建社会的皇帝制度的最根本区别是 ( )
A.对较高统治者的称谓不同 B.对较高统治者的身体和地位的规定不同
C.较高统治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D.较高统治者拥有的权力不同 #p#分页标题#e#
12、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,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,不正确的是 ( )
A.完成了统一,使人民生活安定,经济发展繁荣
B.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,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
C.统一了度量衡、货币、文字,有利于全国经济、文化的交流
D.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
13、汉初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,主要的不同是 ( )
A.中央机构不同 B.地方制度不同 C.皇帝权利不同 D.根本目的不同
14、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表述,不正确的是 ( )
A.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选官制度 B.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官场
C.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D.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
15、唐朝中期,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,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( )
A.尚书省→中书省→门下省→礼部 B.中书省→门下省→尚书省→礼部
C.门下省→中书省→尚书省→礼部 D.尚书省→门下省→中书省→礼部
16、元朝的行省制度,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( )
A.三省六部制 B.郡县制 C.分封制 D.科举制
17、元朝时的较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唐朝的 ( )
A.中书省 B.尚书省 C.门下省 D.政事堂
18、元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一定的连续性的是 ( )
A.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B.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
C.设立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 D.实行八股取士,改革官吏选拔方法
19、唐朝与北宋时期加强皇权专制的相同措施是 ( )
A.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.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
C.集中司法权 D.剥夺宦官对军队的指挥权
20、清朝时期,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( )
A.废丞相,权归六部 B.设立内阁 C.设置军机处 D.大兴文字狱
21、按时间先后排列清朝下列机构成立的顺序 ( )
①南书房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内阁、六部 ④军机处
A.①②③④ B.②①④③ C.②③①④ D.③②④①
22、下列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官员包括 ( )
①刺史 ②通判 ③提刑按察使 ④枢密使
A.①④ B.②③④ C.①②③ D.①②④
23、下列是以海洋为依托兴盛的文明是 ( )
A.古希腊文明 B.古印度文明 C.古埃及文明 D.古代中国文明
24、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( )
A.小国寡民 B.以血缘为纽带 C.中央集权 D. 封建制度 #p#分页标题#e#
25、克利斯提尼改革旨在打破血缘关系的举措是 ( )
A.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.建立10个地域部落
C.设立五百人会议 D.成立十将军委员会
26、罗马成文法的出现是 ( )
A.奴隶反对奴隶主的结果 B.平民反对贵 族的结果
C.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 D.奴隶主的自觉行为
27、公民 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( )
A.规定的内容不同 B.适用范围的不同 C.制定的依据不同 D.量刑的标准不同
28、罗马法对于罗马帝国 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 ( )
A.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.比较全面地保障了公民的权力
C.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.稳固了帝国的经济和政治基础
29、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 ( )
A.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 利益 B.妇女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
C.在亚非文明的影响下产生 D.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
30、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( )
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②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
③雅典的奥运精神 ④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
A.①② B.②③ C.③④ D.①④
二、非选择题(共40分,31题20分,32题20分)
31、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,更神圣。皇帝敕令更具有法律效力。
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,服从“命运”的安排,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。
——摘编自《民法大全》
材料三 担任高级官职的人必须选自出身自由的人,特别规定自治市中获公民权者对被释奴隶的各种权利。
——依据罗马帝国西班牙行省自治市市政法
⑴材料一宣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?(3分)
⑵材料二体现了对哪些人的规定?他们地位如何?(4分)
⑶材料三中担任高级官职的人是什么人?该材料还涉及生活中哪几种人?关系如何?(6分)
⑷综合分析,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是什么?(3分)
⑸上述材料有没有体现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?“平等”的含义是什么?(4分)
32 、秦汉、隋唐、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各项制度建设和变革的三个重要时期。据此回答:
⑴秦汉时期在制度建设上有哪些成果?(6分)
⑵隋唐时期制度变革有哪些主要表现?与秦汉时相比其制度变革的进步性有哪些?(4分)
⑶明清时期制度变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?应怎样评价?(10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