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
第一节 “神圣的中心组织”——天主教
课程标准
1、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、经济、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对欧洲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。
2、结合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障碍的相关史实,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必要性。
3、通过探究“异端”一词的内涵,理解宽容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。
4、认识马丁·路德《九十五条论纲》发表的意义。
知识与能力
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、经济、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对欧洲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。
过程与方法
结合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障碍的相关史实,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必要性。
通过探究“异端”一词的内涵,理解宽容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。
教学重点 结合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障碍的相关史实,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必要性。
教学难点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、经济、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对欧洲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。
情境创设:赎罪券、宗教“异端”、“九十五条论纲”、“因信称义”、先定论、英国国教
【自学评价】
“神圣的中心组织”——天主教
1、11世纪末,天主教会内部进行了改革,首先建立了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__________制度;12世纪初又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__________,12世纪末,迫使英、法、德等国的________臣服于教会的权威;同时还组织________对近东地区发动侵略战争,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,提高了________的威望。 2、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控制了大量土地,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剥削方式,实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____________。 3、中世纪天主教的落后性首先表现在教会宣扬的____________的教义教规上。中世纪晚期,天主教会日渐堕落。首先,教会成为特殊利益群体,加紧了对人们____________的控制;其次教士生活____________,道德败坏;最后,教会____________ 。 为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,天主教对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斥之为“___________”,建立__________ 迫害传播之人。
4、____________的增长和____________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、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威胁;教会的__________引起了社会的各界的反对;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宣扬的人本主义思想,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资源;______________的产生,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,导致天主教所宣传的那套陈旧的思想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。
【知识结构】 #p#分页标题#e#
一、 权倾欧洲的教皇国
1、 背景:
(1)起源:基督教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。
(2)发展:
①公元392年,成为 帝国国教。
②教会实行教区制,其中罗马教区享有崇高声誉,后来其主教获得“ ”称号。
③395年,罗马帝国分裂为东、西两个部分。
④756年, 国王的增地奠定了 的基础。
(3)分裂:1054年,东西部基督教决裂。西部的基督教称天主教。
⒉确立: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
(1)制造邪说:
①提出“ ”,声称王权来自教会。
②提出“ ”,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教皇。
(2)整顿教会:
①11世纪末建立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 制度;
②12世纪初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 权。
(3)12世纪末教皇利用开除教籍、挑拨离间等手段迫使英、法、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。
(4)组织十字军东征,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,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。
3、表现:
(1)经济方面:
①天主教会控制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,采取封建剥削方式,教会实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。
②教会还向教徒征收“什一税”。
(2)政治上: 是教会组织的最高统治者。
二、天主教会的落后、堕落与野蛮
1、落后:
(1)思想方面:天主教的思想基础是 高于理性。信仰的内容是 。
(2)天主教的主要教义包括:一神说和创世说,原罪说,末日审判说, 。
2、堕落:
(1)教会成为特殊利益群体,加紧控制人们 ;
(2) 生活腐化, 败坏;
(3) 贪婪成性,疯狂敛财。
3、野蛮:
(1)目的:为了维护自己的 地位。
(2)表现:
①排斥一切不符合 的思想,称为“ ”。
②设 对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,对传播“异端”的人进行野蛮残暴的迫害。
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,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。
【课堂演练】
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,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。
——据(美)约翰·巴克勒等:《西方社会史》
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:
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必然性?
三、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
1、 原因:
(1)在西北欧和意大利出现并发展;
(2)新兴资产阶级推动了 的形成和 的觉醒。 #p#分页标题#e#
(3)新兴资产阶级要求重新认识人的价值,建立新的 。
2、表现:
(1)政治上:随着 意识的增长和专制 的兴起,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、国家之上的权力受到挑战。
(2)经济上:教会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。
(3)思想上: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教受到 思想的冲击,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,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,更猛烈的冲击天主教会的传统思想。新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出现,导致天主教所宣传的那套陈旧的思想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。 【课堂小结】 中世纪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宗教“异端”形式的原因。
【课堂作业】 1、阅读下列材料: 材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,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,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,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。 ——一位西班牙官员
材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“罪行”,就反复用刑拷问。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。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。被告认罪之后,如又否认,即不再审讯,予以烧死。
——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
请回答:天主教是怎样维护统治和维护奢侈生活的? 答案:
2、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处于怎样的地位? 答案:
【课后反思】
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
第二节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
课程标准
1、认识马丁·路德《九十五条论纲》发表的意义。
2、知道马丁·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,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。
3、理解卡尔文“先定论”宗教思想的内涵和意义;了解卡尔文日内瓦教会改革的内容及影响。
4、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、内容及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。
知识与能力
知道马丁·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,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。
过程与方法
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、内容及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。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理解卡尔文“先定论”宗教思想的内涵和意义;了解卡尔文日内瓦教会改革的内容及影响。
重点难点
教学重点 知道马丁·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,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
教学难点 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、内容及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。
教学方法
提问法、阅读法、讨论法等。
教学过程
二次备课、学习
情境创设: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,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。 #p#分页标题#e#
【自学评价】
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1、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生于德国,政治上_______________,15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现______________,提出__________的要求,德国成为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。1517年教皇特使到德国兜售________,马丁·路德公布《__________》,反对这一事件,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。 2、马丁·路德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,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,而是崇拜____________;马丁·路德进一步提出“_________”的思想;之后又提出要建立一个______ 的教会;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教会。1555年德皇被迫签订__________ _,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3、日内瓦宗教改革的领袖是____________,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__,主张建立_________。这一教派在___________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。 4、1534年,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__,宣布_________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,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教规____________。从此,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,英国民族教会产生。 5、宗教改革是________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,有助于人们的___________。新教为早期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思想武器;宗教改革还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;改革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______________;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________手中,促进了欧洲___________的发展。 【知识结构】
二、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
⒈“奶牛”的愤怒---德国宗教改革
1) 原因:
(1)根本原因: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(2)主要原因: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。
(3)直接原因:1517年,教皇派人出卖赎罪券。
(4)主观原因:马丁·路德立志革新新教。
2)开始:1517年马丁·路德发表《九十五条论纲》,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。
3)主要内容:
①思想核心是“因信称义”,把《圣经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②提出“信徒皆为祭司”的思想,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,简化教会仪式。
③主张建立民族教会。
4)结果:1555年《奥格斯堡和约》的签订,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法的地位。
影响: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 的烈焰。
【课堂演练】 阅读下列材料: 材料一 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:“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?”他悠然回答说:“上帝不愿罪人死去,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。” 材料二 赎罪券贩子的赦罪辞:“首先赦免受教士责难的人,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。其次赦免犯罪、犯规或过分无节制的人,不论他的过错多大。……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,我都可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。” 材料三 “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,他只能凭自己的权力或教会法加于人们的惩罚。” #p#分页标题#e#
“他们……说什么当钱柜中的银币丁当作响,炼狱中的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。显然,当钱币在钱柜中丁当作响,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。”
“真诚悔过的基督徒,就是不购买赎罪券,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。” ——“九十五条论纲” 请回答: ⑴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,并分析马丁•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的区别。
⑵说明《九十五条论纲》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?
⑶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?
⒉日内瓦的“教皇”------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
1)原因条件:①马丁·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。
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。
2)内容:①主张“先定论”,宣扬“选民”和“弃民”。
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
③主张简化教会仪式,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。
3)结果:①1541年,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。
②日内瓦成了“新教的罗马”,卡尔文被称为“新教的教皇”。
③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。
⒊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
1) 背景:
(1)15世纪后期,英国国王依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,不断强化王权,到亨利八世时,王权已凌驾于议会之上;
(2)但英国教会仍然从属于罗马教廷。
2)内容:
①1534年,议会通过“至尊法案”,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。
②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,英国民族教会产生,称“安立甘教”或英国国教。
③以英语为做礼拜时的语言,保持天主教基本教义、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。
3)结果:由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不彻底,随即出现更激进的清教运动,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。
⒋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
1) 背景:
①工商业发达,资本主义萌芽较早。
②卡尔文教流行。
③西班牙对尼德兰实行专制统治。
2)性质: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的性质。
3)过程:
1566年,尼德兰人民起义,冲进教堂,捣毁圣像,强迫当局限制天主教活动,允许新教徒信仰自由。
4)结果:北部独立为荷兰共和国,南部仍处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。
⒌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
1)背景:天主教地位受到严重威胁。
2)内容:
①清除内部积弊,重新审定教义、教规。
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。
③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,破坏宗教改革。 #p#分页标题#e#
3)影响: 暂时摆脱了困境。
三、改革冲击波-----宗教改革的影响
1、性质: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。
2、积极影响:
①否定了天主教权威,建立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。
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,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,催生了民族国家教会,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成长。
③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,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。
3、消极影响:带来宗教的局限性,如宗教迫害、宗教纷争不断。
【课堂作业】
阅读下列材料:
材料一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,不在于他的品德、智慧或勤劳,而完全靠上帝恩赐。 ——卡尔文 材料二 财富本身决不象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。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。 ——卡尔文 请回答: (1)据材料一回答“一个人发家致富”的原因是什么?卡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?
(2)材料二中“某些蠢人”是指什么?结合所学知识,指出卡尔文是怎样批判“财富”的?由此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?
(3)从上述材料看,卡尔文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?
【课后反思】
上一篇:高中历史教案:第八单元 第2课《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》教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