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 级 | 高一 | 学 科 | 语文 | 版 本 | 人教版 |
内容标题 | 《谏太宗十思疏》、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编稿老师 | 冯振利 |
【本讲教育信息】
一
. 教学内容:《谏太宗十思疏》、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二
.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(一)了解作者:
1.
魏征:(580�643),字玄成。太宗时,拜谏议大夫,校检侍中,进左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。魏征有胆识,以敢直谏而著称,太宗多加采纳。著作有《魏郑公诗集》《魏郑公文集》,其政治言论多见于《贞观政要》。魏征去世后,太宗去吊慰曰:“以铜为鉴.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鉴,可以明得失。”2.
文体特点疏是古代文体的一类,同奏、议、表对等类同,它们统称为奏议,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。《文章辨体序说》:“七国以前,皆称上书,秦初改书曰奏。汉定礼议,是有四品:一曰章以谢恩;二曰奏,以按劾;三曰表,以陈情;四曰议,以执议。疏,是分条陈述的意思。如贾谊的《论积贮疏》。这个名称有变化,战国时称书,秦称奏,汉称疏。
3.
背景介绍 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(
637)四月写给唐太宗的奏章。唐太宗发动“玄武门之变”,夺得天下后,改年号为“贞观”,开始采取了一些进步的措施,使社会繁荣,人民生活有所改善。史学上称赞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。但唐太宗在取得巨大政绩以后,开始骄傲自满起来。逐渐改变了过去勤俭治国的作风,不断追求珍奇异物,修建豪华的宫殿。这时,魏征却没有忘记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,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,他恳切地向唐太宗上了这篇奏章,提出了十条建议,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。唐太宗接到奏章后,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。他在诏书中承认自己的过失,赞扬魏征的劝告,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,作为警戒。
(二)要点鉴赏:
《十思疏》是一篇典范的政论文。开篇用两个比喻推出:“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”,接着从反面阐述治国者不居安思危,与“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”一样愚昧。提出观点并对观点加以阐述,言简意赅,形象而耐人寻味。
文章第二段着重总结历史规律,分析“居安思危”的必要性。从历史上“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”的普遍现象入手,发现历代帝王在守国的时候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,即忽视了人民(百姓)的作用。水能“载舟覆舟”,所以守国者居安思危时必须考虑到民心。
文章第三段提出了“十思”的具体做法。这“十思”可以概括为“五戒”,“见可欲”、“将有作”两条戒奢侈;“念高危”、“惧满溢”两条戒骄傲;“乐盘游”、“忧懈怠”两条戒纵欲;“虑壅蔽”、“俱谗邪”两条戒轻人言;“恩所加”、“罚所及”两条戒赏罚不公。这“十思”中的每一思都是唐太宗在治国时遇到的实际问题。如果国君真正做到“十思九德”,文武并用,垂拱而治的局面也就到来了。当然,魏征作为封建王朝的臣子,他的核心思想还是仁义治国,忽视“法治”,但他“居安思危”、防微杜渐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另外,文章缜密的构思、骈散结合的优美文句也是值得咀嚼赏鉴的。
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(一)了解作者:
柳宗元(公元
773�819年),字子厚,祖籍河东(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)人,世称“柳河东”。又官至柳州刺史,也称“柳柳州”。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和诗人。顺宗时,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。“永贞革新”失败后,被贬为永州司马,迁柳州刺史。多年的贬谪生活,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,四年后病逝于任所。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,同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中,并称“韩柳”。他的文学主张是“文道并重”,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。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、论文、山水游记、寓言四种,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较高。他的游记代表作《永州八记》寓情于景,情景交融。他的寓言短小精悍,含义深远。《三戒》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。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的创作上。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,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。(二)文章内容:
1.
仿史传体例,介绍人物身世。2.
转入正题,介绍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。 3.
郭橐驼谈自述种树经验。 4.
在问答中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。5.
点明写作目的。
【模拟试题】
(答题时间:50分钟)一
.1.
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( )①
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(疏通,探挖)②
承天景命(大,古时帝王自称受命于天,因称授王位为“景命”)③
盖在殷忧(深深地忧虑)④
傲物则骨肉为行路(比喻至亲,指父母兄弟子女)⑤
虽董之以严刑(惩罚)⑥
思谦冲而自牧(养)⑦
思正身以黜恶(排斥)⑧
简能而任之(挑选,选拔)A.
①⑤⑥⑦ B. ②④⑥⑧ C.
②③⑤⑦ D. ①⑤⑦⑧2.
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( )A.
① 克终者盖寡
② 盖在殷忧,必竭诚以待下B.
① 惧满溢,则思江海下百川
② 臣虽下愚,知其不可C.
① 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
②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D.
① 文武并用,垂拱而治
② 故治国无法则乱 3.
下列四项中的“以”字与例句中的“以”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)例句: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也。
A.
虽董之以严刑 B.
不念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C.
将有作,则思知止以安人 D.
罚所及,则思无以怒而滥刑4.
下列选项中加点的“诚”字与例句中的“诚”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例句:诚能见可欲
A.
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.
盖在殷忧,必竭诚以待下C.
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 D.
臣诚知不如徐公美5.
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( )A.
宏兹九德 B.
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C.
惧满溢,则思江海下百川 D.
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6.
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( )A.
惧满溢,则思江海下百川 B.
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也C.
乐盘游,则思三驱以为度 D.
触草木,尽死7.
下列选项中的“以”字与例句中的“以”字,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)例句:诚能见可欲,则思知足以自戒
A.
以其境过清,不可久居,乃记之而去 B.
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C.
以啮人,无御之者 D.
必以长安君为质8.
下列选项中的“之”字与例句中“之”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)例:董之以严刑,振之以威怒
A.
以刀劈狼首,数刀毙之 B.
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C.
辍耕之垄上,怅恨久之 D.
君将哀而生之乎9.
下面对文章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( )A.
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��将要有所用为,就要想想什么时候停止最能安抚人心。B.
念高危,则思谦冲而自牧��考虑到自己的职位高高在上会有危险,就要想到谦虚谨慎以便加强自身修养。C.
虑壅蔽,则思虚心以纳下��忧虑自己的耳目被堵塞、蒙蔽,就要想到虚心地采纳臣下的意见。D.
简能而任之,择善而从之��选拔重用有才能的人,选择并采纳好的意见。10.
下面对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( )A.
魏征这篇谏疏是规劝唐太宗李世民要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的。B.
疏,疏通事理,分条陈述的意思,作为文体,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。C.
全文在章节结构上形成正反对比,如“积德义”与“积不厚”的对比,以艰难“殷忧”与得志乐佚的对比等。D.
本文引用有明引,有暗引。暗引不着形迹,辞若己出;明引显得“字字有出处”,“事事有依据”。
二
.1.
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( )A.
病偻(lǚ) 早实以蕃(fán) 窥伺(cì) 寿且孳(zī)B.
缫(sāo)丝 其莳(shí)也若子 辍(chuò)学 不素飧(sūn)兮C.
勖(xù )勉 遂而鸡豚(tún) 长(cháng)人者 好(hào)烦其令D.
橐(tuó)驼 而卒(zú)以祸 飧饔(yōng) 传(zhuàn)其事2.
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( )A.
故乡人号之曰驼。B.
他植者虽窥伺效焉,莫能如也。C.
既然已,勿动勿虑,去不复顾。D.
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。3.
下列句中有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 )A.
且硕茂,早实以蕃。 蕃:繁盛,多。B.
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。 孳:滋长,繁殖。C.
勖尔植,督尔获。 勖:勉励。D.
故病且怠。 病:疾病。4.
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( )A.
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
乃致其众而誓B.
其莳也若子
若不过焉则不及C.
去不复顾
顾野有麦场D.
字而幼孩
陈胜者,阳城人也,字涉 5.
翻译下列句子。①
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,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。
②
故吾不害其长而已,非有能硕茂之也。
③
若是,则与吾业者,其亦有类乎?
三
.其乡曰丰乐乡,在长安西。驼业种树,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,皆争迎取养,视驼所种树,或移徙,无不活,且硕茂、早实以蕃。他植者虽窥伺效慕,莫能如也。
有问之,对曰:“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,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。凡植木之性: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。既然已,勿动勿虑,去不复顾。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,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。故吾不害其长而已,非有能硕茂之也;不抑耗其实而已,非有能早而蕃之也。他植者则不然。根拳而土易,其培之也,若不过焉则不及。苟有能反是者,则又爱之太殷,忧之太勤,旦视而暮抚,已去而复顾。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,摇其本以观其疏密,而木之性日以离矣。虽曰爱之,其实害之;虽曰忧之,其实仇之:故不我若也。吾又何能为哉!”
1.
与例句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句是( )例句:驼业种树。
A.
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。B.
其莳也若子。C.
吾妻之美我者D.
木之性日以离矣。 2.
与例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是( )例句: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。
A.
摇其本以观其疏密。B.
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C.
舍本逐末。D.
变其本而加其厉。 3.
翻译上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。①
不抑耗其实而已,非有能早而蕃之也。
②
故不我若也。
4.
选出对以上文段内容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( )A.
以上文字主要采用对话形式,郭橐驼讲述自己的种树经验,顺着树木天性,使它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。B.
栽种树木时,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树苗。C.
种完后,放在那里,就如同扔掉一样。不应该每天都去看护、早晚都要摸摸。这样树的天性才不致被破坏。D.
本文是以寓言的方式批评那些溺爱自己孩子的父母,意在引导他们教育子女要讲究方法。
【试题答案】
一
.1. B 2. D 3. C 4. C 5. D 6. B 7. B 8. A 9. A 10. D
二
.1. D 2. B 3. D 4. C
5.
翻译:①
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,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。
我并不能使树木长寿而且结果实多,能顺着树木的天性,使它的本性得到发展罢了 ②
故吾不害其长而已,非有能硕茂之也。
所以我不妨害它生长罢了,并没有使它高大繁茂的诀窍。 ③
若是,则与吾业者,其亦有类乎?
如果这样,那么我的职业,也许也和它有些相似之处吧。
三
.1. A 2. B
3.
翻译:① 不抑耗其实而已,非有能早而蕃之也。
我不抑制和损耗它的果实罢了,并没有使它的果实结早而且结得多的诀窍。 ②
故不我若也。
所以他们比不上我4. 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