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备课指南

101教育热线电话
400-6869-101

关注公众号
了解更多资讯

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

来源:101教育网整理2023-3-31

高效的课堂对老师有一定的要求的,老师需要做到相信学生、调动学生、激发学生、点燃学生,那么,如何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,成为一名出色的“导演”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

以导学案设计为突破,体现教师的“引导”

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,教师应体现主导作用。在通览教材、吃透课标的基础上,把握知识点、紧扣重难点、突破困惑点,以问题设计为先导,以问题解决为突破,切实做好预习、讨论、拓展与反馈等环节的设计。

导学案设计应把握以下内容: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?哪些要让学生自主预习解决?哪些需要学生小组讨论探究?哪些要由教师精讲释疑?问题设计如何体现层递性?重难点如何突破?预设会有哪些问题生成……抓住这些内容,就抓住了导学案的本质,从而发挥学生自我学习、自主探究的主动权。

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模式和流程编写,就会成为知识的罗列、问题的堆积,学生接受知识的“仓库”和汇聚考点的“习题集”,这样的导学案效果可想而知。

<

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

以课堂活动为突破,突出教师的“指导”

课堂活动中,教师的“导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小组探究。教师通过巡视小组、巡回启导,指导学生析疑、释疑;二是交流展示。教师通过恰当评价、积极引导,激发学生的内动力;三是点拨归纳。教师通过引导,让学生弄清产生问题的原因,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;四是精讲释疑。教师通过指导,让学生把握共性问题,突破知识难点,提升学习效果。

在学生思维不畅时“导”,在学生切入重难点时“导”,在学生疑惑不解时“导”,在学生束手无策时“导”,教师这些有效的“导”,能让学生快乐学、自主学、真正学。这样,课堂就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、精彩的舞台。

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

以预习落实为突破,实现教师的“诱导”

在高效课堂中,预习这一边缘化环节已经正规化,落实在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全过程。

学生能否通过预习生成问题,生成高质量的问题;能否把握知识体系,明确教材重难点;能否积极主动研讨问题、解决问题,这些需要教师的“导”。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“没有预习就没有学习”,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,“诱导”学生学会思考、善于提问,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和思维导图。

导学案的完成情况,教师要定期检查、及时抽查,督导学生认真落实。预习过程中,教师“导”在关键处,学生预习就能收到实效性。

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

以训练反馈为突破,完成教师的“思导”

拓展训练是学生完成课堂知识反馈、检测、归纳、总结的过程。学到了哪些知识?还有哪些问题?面对这些问题,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参谋,帮助学生检测和反思。通过拓展训练,让学生明确学习了什么,收获了什么,困惑是什么,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

这一环节,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,并促进评价的深化。唯有如此,学生的知识才能巩固深化,能力才能增强,心智才能开发。

鲁迅先生说,教育是植根于爱的;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,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,总在创造奇迹,创造新的人。关注“人”的成长,突出情感体验,这就是课堂引导的价值所在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,邮箱:583299561@qq.com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