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教育部先发十条举措,再发7问7答,反复强调中考改革。十条举措第一条就是缓解升学焦虑,大动作要来了。



原话是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,探索均衡派位试点。
中译中翻译一下就是:提高名额到校比例,探索高中平均录取(摇号录取)。
咱们展开说说:
1、扩大名额到校比例
名额到校大家都很熟悉,上海四校名额到校比例是13%,其他市重点是45.5%。
现在这个比例还要提升,全国很可能都像北京一样超过50%,甚至更高。也就是说,以后孩子更多是校内竞争,全市、全区竞争进一步弱化。
读普通公办更容易上市重点,小升初不必担心摇号,因为说不准摇中好,还是摇不中好。削尖脑袋挤民办,肯定不好了。
2、探索高中平均录取
均衡派位,咱们在年初和上个月的文件里都见过这个词,应该不陌生。
我想均衡派位四个字,大家每个字都认识,但合在一起就不理解。简单来说,就是摇号录取、平均录取,有些地方已经试点了。
比如河南郑州,新郑市的公办学校划定同一个分数线,一共录取7000名学生。高中校长摇号,学生随机分给各个高中。
在这种方式下,所有学校生源平均,以后哪所学校升学成绩好,才是真正水平高。
安徽界首也在试点,界首一中和界首中学两所省级示范高中联合招生,前550名和自招生单独编班,后面551-3209名按“你一个,我一个;再我一个,你一个”这种方式分到两所学校。
一句词概括就是:蛇形分校。
如果按照河南方案,重点高中就真没了。
如果按照安徽方案,生源先分层再平均,那学校也就分两档,不会像现在的上海,几百所学校,大家还能排个名次,划出n个梯队。以后就俩梯队,结束。
当然,也可能有第三种方案,第四种方案……
最后
我也是一名家长,看到中考改革,心情还是很复杂的。
资源更平均,更均衡,肯定可以缓解一部分焦虑。我们小心翼翼,就是担心孩子小升初、初升高的时候出错,怕自己“不够用心,投入不足”影响孩子发展。
现在的情况,娃进入不同学校,差别太大了。
新政会抹平这一切。
虽然孩子们终将面临高考,但在高考之前,孩子们的容错率会高一些,这是好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