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一些家长对取消中考的这个事讨论比较热烈,今天展开谈一谈。教育加快变革下,会取消中考吗?如有不妥之处,敬请指正。
01
中考真的会取消吗?
最近,网络上流传“成都试点取消中考”的说法,实际上是对教育改革政策的误读。而且成都市教育局也已经对此进行了公开辟谣。事实上,成都选取了8所学校,探索小学、初中、高中12年一贯制或初高中6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,目的是优化学段衔接,而非取消中考。
而且,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,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计划全面取消中考。相反的是,各地正在进行的中考改革,其核心是优化考试和招生制度,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促进全面发展,而不是废除中考。
十五五”规划建议提出,“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”。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提出,“有序推进中考改革”,并“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”。这意味着,国家政策的方向是优化和完善现有的中考制度,而非将中考取消。
02
中考改革的具体方向有哪些?
关于中考改革的方向,国家层面的指导方针是“有序推进中考改革”。当前,从北京、银川、东莞、岳阳等地的具体实践来看,未来的中考改革将主要围绕减少纯记忆和应试压力、更全面地评价学生、提供更多元的升学路径这几个核心来展开的,体现了3个方面的变化:
1.考试科目和分值的变化。
减少计分科目,将部分科目从按分计入总分,调整为以等级呈现。北京计分科目由10门减至6门;银川中考取消化学、生物、地理计分,总分由770分降为650分;山西、内蒙古等地将生物、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,总分同步下调。
调整科目权重,优化各科分值占比,强调基础学科,同时为学生减负。广州拟提高语文、数学分值;银川拟提高英语听说测试分值。
强化体育与健康,北京计划到2029年将体育分值增加至70分;东莞拟降低体育考试难度,增加日常考核占比。
2.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。
丰富考试形式,银川和岳阳将道德与法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学等科目实行开卷考试。
强化实践能力,北京、深圳将物理实验操作成绩纳入中考;
优化命题导向,各地普遍强调减少死记硬背,增加探究性、开放性试题,强化素养导向。
3.学生招生和评价的变化。
深化综合素质评价,试点在道德与法治科目中首次计入“综合素质评价日常行为”分数,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。
探索多元录取方式,北京继续开展“登记入学”试点,上海新增“中本贯通”“中高职贯通”专业点。
促进教育公平,各地普遍要求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。
写在最后
总的来说,未来中考改革的方向,就是要实现从“育分”到“育人”的转变,就是要打破“唯分数论”。
通过减少计分科目、引入等级评价、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,引导学校、学生和家长不再只盯着分数,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、实践能力和全面素养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减轻过度压力的前提下,获得更加全面和健康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