忙碌的开学月,所有班主任都进入了“飞”一般的状态。既要开好头,又要忙而不乱的做好所有工作安排,9月班主任重点工作清单,希望能缓解您的忙碌。
一. 从“毛坯房”到“初装修”
教室的物化环境不仅承载了教育展开的空间,更是蕴含了教育的价值与期待。
经过一个暑假,还有可能经历教室更换,打造良好的教室环境很有必要。
1. 黑板每日擦洗干净(包括黑板槽)、讲台保洁落实到人;
2. 教室三表上墙(《课表》《作息时间表》《值日生表》);
3. 两侧墙体布置出新(利用好学生的暑假特色作业,如练字、小报等);
4. 第一期黑板报布置完成(主题参考:新学期新气象、我的开学宣言等);
5. 教室功能分区布置到位(图书角、水杯摆放处、报纸期刊架等);
6. 如有需要,建议设置特殊区域,如反思角(中学真的很有必要);
7. 温馨照片墙(可以是照片摆台);
8. 教室走廊简单布置(如绿植花卉等);
9. 卫生工具(特别是湿拖把)摆放整齐;
10. 奖状张贴区域(呈现班集体的积极样态)。
有了对教室环境基本的打扫和布置,教室对于学生就不再只是学校提供的一个场所,而是能有点温馨和美好的家。良好的起点效应就开始发挥作用了。
二. 从“教室场”到“教育场”
我理解中的“教育场”拥有强大的润物无声的教育磁场,这与班级的文化建设高度相关。
如果说第一项的10条清单,我们聚焦到的是班级的物质文化,那么九月份还得花大力气经营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。
1. 起始年级制定班规或班级公约/非起始年级结合具体情况调整班规或公约;
2. 明确作业收交流程,进行实际操练;
3. 培训早读、早午晚卫生、两操的具体标准和反馈方式;
4. 制定午自习、课后服务相关管理细则;
5. 培训班委(含课代表),委员提交工作思路与建议;
6. 讨论并确定或再解读班名、班徽、班训、班级目标等价值追求;
7. 提出具体且有记忆点的“班级精神”(或口号),人人能解读;
8. 选做项目还可以是定制班服、班旗、班级公章,编唱班歌,提升文化引领;
9. 学习或重温学校公共区域的文明礼仪规范(包括集会、就餐、做操、功能室上课等)
10. 利用好第一个月的班会、年级会等集会,强化认同感。
处在他律向自律升级阶段的中小学生,需要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引导,在开学初期加强规范管理和引导,从而约束行为、改善行为、提高行为。
三. 从“带头干”到“共同体”
这么多的工作,想靠班主任一个人完成,显然是不现实的,更别谈质量了,真的是让人望而却步。
所以我们要致力于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建设共同体。
1. 学生分组建设(明确分组原则、方式、评价等);
2. 开展小组合作(学习小组、兴趣小组、劳动小组等);
3. 联络任课教师,召开班情会议,促进关系建立(师生关系、师师关系);
4. 沟通班级变化,互通有无(学生人员更新、假期出现的新情况、学情摸底等);
5. 联动家长力量,积极用好家长群(避免长期没动静或消息轰炸两种极端);
6. 发放家长问卷,了解家长育儿现实难题;
7. 召开好新学期家委会议、家长会或家长座谈会;
8. 与分管领导主动交流,备案班级特殊情况;
9. 正向激励、及时反馈、发现亮点、主动感谢;
10. 开发资源,请进来、带出去,在项目中推动合作。
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,一定要想办法联动各方资源,在开学初就达成共识,学期目标一致,行动上相互支持与配合,才能形成合力。
仅仅是列出清单,就已经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与不易。
万事开头难,希望这份清单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序、高效,做好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,促进学生上轨道。而后才能稳中生智,在不确定的辛苦中体会那些“小确幸”。